華為的MetaERP會給國內ERP市場帶來多少可能性
華為近期申請注冊“MetaERP”商標的消息,讓人們再次將目光聚焦到與 ERP 相關的話題上,引發了很多討論。作為“華為有史以來牽涉面最廣、復雜性最高的項目”,橫空出世的 MetaERP,在華為內部可謂是肩負重任。
不僅如此,它甚至被外界寄予厚望:實力雄厚的華為投入數千人和巨額資金,歷時三年鍛造的這樣一款意義深遠的軟件,會給華為乃至國內 ERP 市場,帶來多少可能性?
01華為 ERP:從引進到自研
ERP (企業資源計劃,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是為企業決策層及員工提供決策運行手段的管理平臺,號稱“最重要、最關鍵的企業級 IT 應用,沒有之一”,而華為與 ERP 的“緣分”,始于近 30 年前。
上世紀 90 年代初,華為的管理者和技術專家開始頻繁走出國門,到國外考察和學習西方先進的企業管理、技術研發和生產制造,意識到了企業信息系統建設的重要性。
1995 年,華為在國內率先引進和使用 Oracle 推出的 MRP II 軟件 (制造資源計劃,Manufacture Resource Plan,ERP 的前身),此為對制造企業的生產資源實行有效計劃的一套管理體系。
此后,華為在 MRP Ⅱ 的基礎上持續迭代升級 ERP 版本,后者漸漸成為了華為最核心的系統,多年來支撐著該公司每年數千億產值的業務,以及全球超過 170 個國家業務的經營。
轉折點出現在 2019 年。
這年 5 月,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 (BIS) 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禁止美國企業向華為出售相關技術和產品,Oracle 隨之中斷了華為 ERP 的升級服務。但 ERP 系統已是華為企業經營最核心的系統,一旦出問題,相當于自身運行的神經系統出了問題,基本業務運轉面臨癱瘓風險,打擊不亞于從現代社會一夜間回退到農耕時代。
實際上,作為 ERP 的重度用戶,華為也逐漸發現了 ERP 產品的種種不足,例如對業務的響應速度過慢、缺乏靈活性等等,再加上自主可控的需求,因此,華為近年來也在有意識地減少使用國外的 ERP 產品,增加對國產 ERP 產品的使用,但由于自身龐大的體量,國內 ERP 產品和服務能力無法完全滿足華為不斷升級的業務需求。
在這樣的情況下,自研成了華為唯一的出路,但 ERP 的研發絕非易事。
有業內人士告訴牛透社,ERP 本就是為了幫助企業應對運營中遇到的復雜多變市場和各種難題而研發的產物,涉及到人力、財務、采購、研發、生產、銷售、經營、供應鏈等企業實際運作中的方方面面,包含的子系統達數十種之多。華為總部和分支機構的 IT 架構都建立在舊有的 ERP 上,如果替換,所有的軟硬件都要同步調整。而且,ERP 的研發涉及芯片、數據庫、中間件、操作系統等諸多領域,對技術和資金的要求極高。
而華為通過組建數千人的團隊,花費三年時間和近百億資金打造的 MetaERP,成為了華為對外“秀肌肉”的資本。
2021 年 9 月,華為完成了馬來子公司銷服業務場景的切換,驗證了銷售到收款業務流程,2022 年 7 月,完成華為技術等核心公司生產制造、研發試制場景的切換。今年上半年,華為更是接連發布重磅消息:今年 4 月,華為舉辦“英雄強渡大渡河”MetaERP 表彰會,宣布實現 ERP 領域的自主可控,已完成下一代云原生企業核心商業系統 MetaERP 的研發,并已實現對舊 ERP 系統的替換。
會上,華為董事、質量與流程 IT 部總裁陶景文在發言中說,“MetaERP 已經覆蓋了集團、銷服類、制造類等幾類公司,覆蓋了 100% 的業務場景和 80% 的業務量,經歷了月結、季結和年結的考驗,年報及時準確發布的同時,實現了零故障、零延時、零調賬。”
今年 5 月,有媒體報道稱,華為已完成首批 MetaERP 大規模切換,涉及亞太、歐洲、中東中亞、南部非洲、拉美 5 個地區部以及 6 個賬務共享中心、75 個國家,合計 88 家子公司,業務涵蓋 ICT、華為云、終端等多個產業。
據介紹,本次成功切換,MetaERP 覆蓋 90% 的全球稅法和會計準則,完全覆蓋華為的全球銷售、供應、采購、交付、財經等場景,同時構建了跨領域、跨時區協同作戰能力,為 MetaERP 全面切換奠定了基礎。
上述業內人士表示,華為釋放這些消息的用意在于向外界展示這樣一些信息:華為 MetaERP 實現了內部“業務無感、數據不丟、報告準確、業財一致”的高要求,已進入穩定運行階段,取得了初步成功,而且向外界強調了華為企業核心商業系統的安全、合規、可信,更重要的在于,華為 ERP 的成功切換,不單單解除了經營風險,更是華為在大型集團復雜企業應用軟件設計、開發和成功替換能力的一次驗證,“這是在為 MetaERP 的發展鋪路。”
02亟待改變的國內 ERP 市場
華為自研 MetaERP 成功的消息,像一顆重磅炸彈,攪動著亟待改變的國內 ERP 市場。
相關數據顯示,國內 ERP 市場規模到 2027 年將達到近 700 億元,在市場份額方面,國內廠商用友、浪潮、金蝶分別以 40%、20% 和 18% 位居前三,而在高端 ERP 市場上,SAP、Oracle、IBM 三家國外廠商所占的市場份額超過 60%。
上述業內人士介紹說,一款 ERP 產品是否高端,主要看其服務客戶的體量。高端 ERP 服務的往往是跨國、跨行業的大型企業集團,這些客戶每年的營收至少在數百億元,產業鏈較長,業務多元且覆蓋面廣,而高端 ERP 的功能成熟多樣,具有擴展性、集成性和定制性等特點,能夠及時響應客戶的業務需求,作出快速變更和調整,支撐企業內部組織流程的設置和梳理,使用多語言、多幣種、多會計準則,根據不同國家的法律法規實現業務的及時調整。
“SAP 和 Oracle 進入國內市場已有幾十年之久,當時還沒有國內廠商推出 ERP 產品,讓國外廠商搶占了先機,逐漸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大企業客戶。”有軟件業人士對牛透社表示,國內 ERP 廠商在技術和功能上與國外廠商相比有差距,面向的客戶主要是中小型企業,依靠相對低廉的價格和軟件的易用性吸引客戶,“國內廠商需要在高端 ERP 市場打破國外廠商的壟斷。”
國內高端 ERP 也正在迎來新的機遇。
在國家層面,由于近年來信創備受重視,ERP 作為信創軟件的重要組成,所服務的客戶大多是行業龍頭,運行的均是這些企業的核心數據,直接關系到國家安全和企業安全,需要為數字中國建設提供堅實基礎。中共中央、國務院于今年 2 月印發的《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指出,要推動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快數字技術創新應用,一要構筑自立自強的數字技術創新體系,二要筑牢可信可控的數字安全屏障。國務院于 2022 年初印發的《“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提出了“到 2025 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 GDP 比重達到 10%”的目標,這些都為 ERP 的國產化替代和市場規模的快速增長提供了驅動和保障。
不止如此,牛透社通過梳理近年來的行業政策了解到,從 2015 年到 2023 年,國務院及國資委、發改委、工信部等部門發布的與 ERP 相關的政策十分密集,而且包括北京、上海、江蘇、浙江、廣東、山東、重慶、河北等多地,近年來也提出了相關的軟件行業發展規劃和目標。
在這些政策的支持下,可以預見,國內高端 ERP 產品國產化率將持續提升,各地各行業的央企和國企,有望率先采用國產 ERP,有利于國產 ERP 對各個行業的持續滲透,從而推動國產高端 ERP 市場的穩定增長。
但就產品本身來說,ERP 雖然是先進企業管理的代名詞,目前也存在不少短板。
例如,在處理大型企業內部復雜的業務流程時,ERP 容易遇到性能難題、很多企業基于 ERP 進行二次功能開發,定制化也容易出現系統臃腫等等。另外,有分析認為,對于高端 ERP 的發展,面向大型企業核心系統的最佳實踐,仍是“行業最佳業務實踐+業務管理咨詢+行業解決方案+ERP 管理軟件產品+專業實施交付”模式,如何在解決這些問題的基礎上,沿襲最佳模式,這些對現階段和未來的國產高端 ERP 產品提出了新的要求。
按照陶景文的說法,華為被“斷供停服是一場巨大的危機,也讓我們重新系統審視老 ERP 的問題和發展限制,最終我們決定不僅要全棧自主可控,且要基于云原生、元數據多租、實時智能等新技術,打造面向未來的下一代企業核心商業系統,讓企業運營更安全、更高效。”
上述軟件業人士認為,此番話證明華為的 ERP 產品已經充分考慮了舊的問題、新的需求以及行業趨勢等各方面因素,隨著云計算、大數據、AI、區塊鏈這些技術的發展,ERP 在產品、商業模式、服務模式、行業生態等方面也需要新的變革,這對 ERP 廠商本身而言也是突破,“華為對于自主研發產品的投入力度相當大,加上有政策的支持,希望他們能為國內新一代 ERP 的構建開個好頭。”
03MetaERP 的可能性
今年 3 月,華為發布的 2022 年年度報告顯示,在研發方面,華為持續加大投入,2022 年研發投入達到 1615 億元,十年累計投入的研發費用超過 9773 億元,“經過多年的努力,我們在器件替代、單板重構、操作系統、數據庫、產品開發工具、CRM/ERP/PDM/MES 等取得了非常大的進展,解決了有無問題。”據悉,華為今年的一大突破重點就是自研軟件業務,MetaERP 是其近年來在基礎軟件領域的突破性成果之一。
有消息顯示,華為 MetaERP 已申請了多項專利,目前已經在為一些大型央企提供服務。在牛透社的采訪中,多位受訪者認為,華為 MetaERP 瞄準的是 SAP、Oracle 長期占據的高端市場,客戶將以央企和國企為主,以華為一貫的風格和打法,他們會在產品、技術、應用、生態、服務等多個方面發力,而且有政策的指引和支持,估計國內高端 ERP 市場格局會出現新的變化。
有業內人士對牛透社表示,華為 MetaERP 定位高端,對行業而言無疑是利好消息。
“多年來,國內的企業管理軟件,尤其是 ERP,一直沒有把價格提高上去,總是采用‘低價換市場’的策略,長此以往,產品和服務價格就很難再提升,ERP 只能在一個很低端的水平徘徊。但如果華為 MetaERP 殺入這個市場,就像華為手機一樣,客戶會對國內的 ERP 產品和服務有新的認知,而且像咨詢和生態也能建立起來。像 SAP、Oracle 這樣的國外巨頭之所以能夠發展壯大,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合作伙伴,這也是 MetaERP 能否成功的關鍵。”
目前已有不少企業成為了華為 ERP 的技術生態伙伴。
在今年 4 月的“英雄強渡大渡河” MetaERP 表彰會上,用友、金蝶、奇安信、軟通動力、中軟國際等多家上市企業獲得了華為方面的獎項。華為輪值董事長、CFO 孟晚舟表示,“MetaERP 的建設,需要合作伙伴的共同投入。只有開放才能創新,只有合作才能繁榮。”牛透社了解到,MetaERP 有著多達幾十家的合作伙伴,分布在這條產業鏈的上中下游各個層面,與華為共同開發。
除了技術伙伴以外,高端 ERP 也需要咨詢機構的助力。
中信證券就表示,多年以來,中國和全球 ERP 市場已經普遍形成了核心 ERP 廠商+咨詢實施廠商合作共生的格局:ERP 廠商主要提供標準化 ERP 核心產品;咨詢實施廠商基于標準化核心產品進行咨詢實施,如培訓輔導、業務流程梳理、具體解決方案設計等。在國產 ERP 崛起的情況下,ERP 廠商和咨詢實施廠商有緊密的合作關系,將共享市場發展的紅利,咨詢實施市場規模有望快速增長。
牛透社注意到,在華為“英雄強渡大渡河”MetaERP 表彰會上,咨詢實施廠商賽意信息作為華為 MetaERP 核心合作伙伴出席誓師大會并獲表彰。公開資料顯示,十多年前,賽意信息就與華為形成了緊密的合作關系,是華為核心企業信息化供應商之一,2019 年成為華為頂級戰略合作伙伴,雙方在多項業務層面均開展了深度合作。“咨詢實施廠商的角色對于 ERP 廠商十分重要,與 ERP 相關的項目涉及到對客戶業務和管理的分析,咨詢服務有助于 ERP 準確把握客戶需求”,業界分析人士表示,華為與賽意信息的合作,有助于為客戶提供更專業的服務和解決方案,而且有助于華為的 ERP 產品向更多行業延伸。
也有分析認為,ERP 在國內的市場規模只在百億量級,華為研發 ERP 的目的,可能不只是要做厚平臺軟件,做大軟件生態,MateERP 對他們來說,更多是一種錨定客戶的工具。
華為先以 ERP 鎖定客戶,建立連接,后續再開發云,借此同步向客戶銷售云服務、數據庫、通訊產品和其它 ICT 產品,還有更多數字化轉型服務,從而建立一套以 ERP 為切入點的商業模式,“假設 MateERP 做到了 100 億的收入,那么后面會帶來 500 億的硬件和云的收入,這種打法不需要太多客戶,如果有幾百個來自央企和大型國企的客戶,營收和利潤就已經很可觀了。”
關鍵詞:
相關閱讀
-
華為的MetaERP會給國內ERP市場帶來多少可能性
華為近期申請注冊MetaERP商標的消息,讓人們再次將目光聚焦到與 ER... -
華為的MetaERP會給國內ERP市場帶來多少可能性
華為近期申請注冊MetaERP商標的消息,讓人們再次將目光聚焦到與 ER... -
從中國陶香到大國品牌,看仰韶的品牌進...
8月15日,仰韶酒業品牌片正式登陸CCTV-1。仰韶品牌故事片集中展現了 -
匯鑫金業能正常提現嗎
當投資者在選擇合法平臺開立匯鑫金業賬戶后,將資金存入賬戶即為入 -
“書香世界 放眼全球” 昌聯國際開啟...
在英國劍橋泛舟河上,沉浸式感受世界頂尖學府的書香氣息和文化底蘊; -
圣奧重推無醛辦公 篤行綠色之路
在復雜而多變的當下,面對日益嚴峻的環境保護問題,健康、環保、可 -
星火認知大模型V2.0賦能,訊飛會議耳機...
8月15日,科大訊飛正式發布了訊飛星火認知大模型V2 0,實現了大模型 -
開放共享+高效便捷 “羅克e租”打造煤...
日前,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煤科西安 -
2023年8月中國城市智力競技大賽開啟智力...
為推動智力產業發展,促進智力運動產業全面升級,多維度搭建智力運 -
中科星圖總裁邵宗有: 第二增長曲線嶄...
“今年開始,我們對第二增長曲線有了更多期待。”近日,中科星圖副董 -
平安消金黨支部漫步紅色經典步道,感悟...
清廉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無數文人先哲更是自撰清廉警句以抒發心 -
滬深300指數投資進入2.0時代 華夏基金...
受年內市場頻繁震蕩的影響,主動權益類基金發行和申購情況都略顯平 -
大國仰韶 陶醉東方
黃河孕育著不朽的中華文明,聞名于世的仰韶文化就誕生于此。“仰韶 -
匯添富基金李云鑫:耐心和等待是美德
縱觀A股的發展歷程,2021年以來的A股無疑讓人唏噓和意難平,對投資 -
北汽藍谷與華為開啟智選合作模式,首款...
8月14日,北汽藍谷發布公告稱,為進一步深化合作,北汽新能源在與華... -
北汽藍谷與華為開啟智選合作模式,首款...
8月14日,北汽藍谷發布公告稱,為進一步深化合作,北汽新能源在與華... -
北汽藍谷與華為開啟智選合作模式,首款...
8月14日,北汽藍谷發布公告稱,為進一步深化合作,北汽新能源在與華... -
創投資本瞄準無針藥物遞送平臺“賽道”
預計什么時間能實現盈虧平衡?今年。第一個指數級增長會出現在什么... -
創投資本瞄準無針藥物遞送平臺“賽道”
預計什么時間能實現盈虧平衡?今年。第一個指數級增長會出現在什么... -
創投資本瞄準無針藥物遞送平臺“賽道”
預計什么時間能實現盈虧平衡?今年。第一個指數級增長會出現在什么...